麦克阿瑟是因为打了败仗才被撤职的吗

作者:老周

摘要:麦克阿瑟,美国陆军五星上将,朝鲜战争时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兼美国远东军总司令,在朝*鲜战争中突然被撤职。国内一直有种说法麦克阿瑟就是因为被志愿军打败了才被撤职的。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那就听老周细细说来。

图1:麦克阿瑟五星上将突然被撤职,真正的到底原因是什么?

1951年4月11日,“联合国军”总司令兼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陆军五星上将,突然被撤职,而且他是在广播中很意外地听到这个消息,而不是通过美国陆军的正式渠道来告知的,这既让他感到突然,又感到遭受了极大羞辱。

那么这样一位战功显赫位高权重的统帅,怎么就被突然撤职了呢?

一直有种说法,认为他因为在和志愿军作战中连遭败绩,所以才被撤职的。这当然是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了,从时间上看就很清楚地证明这种说法毫无道理。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6月28日,人民军攻占汉城,并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向南推进,至9月已占领朝鲜半岛90%的面积。

9月15日,“联合国军”发起仁川登陆,战局随之逆转,人民军全线败退。

图2:指挥仁川登陆的麦克阿瑟,正是威望达到巅峰的时刻

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10月25日至11月5日,志愿军发起第一次战役,歼敌1.5万,初步稳定了朝鲜北部局势。

11月25日至12月24日,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歼敌3.6万人,于12月6日收复平壤,并且将战线在西线从宁远德川,在东线从长津湖,都一路前推到三八线,推进距离将近200公里。美军将这次大撤退称为“历史上最远距离的后退”。

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志愿军发起第三次战役,歼敌1.9万人,于1月4日攻占汉城,并将战线从三八线推至三七线。这次战役也是志愿军在战争中战绩最辉煌的一次。

1951年1月25日,“联合国军”发起进攻,迫使志愿军停止休整,开始第四次战役。2月13日至15日,志愿军在砥平里遭到失利,第一个晚上投入6个团,第二个晚上投入8个团都未能歼灭被包围的美军第2师第23团和法国营,此战集中暴露了志愿军的众多不足,被美军认为是朝鲜战争的转折点,从此后美军即便被志愿军合围也不再轻易后退,而是坚决组织防御进行顽抗。3月15日,“联合国军”重新占领汉城,至4月21日,战役结束时,战线已经被重新推回到三八线附近。

图3:1951年4月,战线重新被推回到三八线

因此,综上所述,在麦克阿瑟撤职前发生的是第四次战役,而前三次都是志愿军取得了胜利,但恰恰是就在撤职时进行的第四次战役,反而是志愿军陷入被动,逐步从三七线撤至三八线。请注意,麦克阿瑟被撤职是在4月11日,也就是在“联合国军”重新占领汉城之后,并正在逐步向三八线推进的时候。

如果麦克阿瑟被撤职是因为被志愿军打败,那么撤职的时间就应该是在最远距离后退的第二次战役之后,或者是在志愿军向南推进最远到达三七线的第三次战役之后,而不会是在“联合国军”已经开始从被动和失利中走出来,而且重新占领了汉城之后,这完全说不通。

那么麦克阿瑟被撤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麦克阿瑟是美军著名将领,曾经是美军中最年轻的准将、最年轻的少将和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对战胜日本贡献良多,1944年12月晋升美军最高军衔陆军五星上将(等同于元帅)。在1945年9月2日主持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并作为同盟国代表第一个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此后担任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长期在亚洲工作,是美军高级将领中和亚洲最有渊源的,因此无论是在二战还是在朝*鲜战争中,他都坚持主张亚洲优先的战略。

在朝*鲜战争中,麦克阿瑟力排众议指挥了一举扭转战局的仁川登陆,更是使他的威望达到了顶点。最终被近乎于羞辱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军旅生涯,第一个原因是麦克阿瑟自恃资格老威望高,对杜鲁门总统极不尊重。1950年10月,杜鲁门希望就朝鲜形势听取麦克阿瑟的意见,麦克阿瑟居然以前线战事正紧为由不愿回国汇报,于是杜鲁门只好屈尊从美国赶到威克岛——从华盛顿到威克岛可比东京到威克岛远多了——和麦克阿瑟会谈。杜鲁门的飞机着陆后,直到杜鲁门走下舷梯,麦克阿瑟将军才走下吉普车,向总统迎去,而且没有向杜鲁门敬礼!会面过程中,麦克阿瑟取出烟斗,装上烟丝,把烟斗叼在嘴里,再取出火柴,做好所有准备之后,他才问杜鲁门:“我抽烟,你不会介意吧?”这根本就不是真诚地征求意见,而完全是在假客套,何况杜鲁门是不抽烟的,但此情此景,如果杜鲁门说介意,就会显得没有气度。杜鲁门看了麦克阿瑟一眼说:“尽管抽吧,将军。别人喷到我脸上的烟雾要比喷在任何一个美国人脸上的烟雾都多。”如此桀傲不驯目无领导,换了任何一个领导都难以接受。可以说,威克岛之行,就已经在杜鲁门心中狠狠地扎上了一根刺。

图4:1950年10月,麦克阿瑟和杜鲁门在威克岛会晤,麦克阿瑟对杜鲁门极不尊重,埋下了被撤职的伏笔

第二个原因是麦克阿瑟的观点和美国的国家战略发生了严重分歧,更严重的是麦克阿瑟还故意将这种分歧公开表示出来。先是1950年底新闻界指责麦克阿瑟指挥下的军事失利时,麦克阿瑟否认造成失败的原因是由于他的草率行事和指挥失误,他说:“这次行动并非是全面进攻,而是对敌人兵力的一种火力侦察。”他认为自己的行动计划是得到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的。他谴责记者不负责任的报道使自己成了恶毒的宣传工具的牺牲品。他指责美国政府给了敌人在中国东北有了喘息的机会,并束缚了他的手脚,这在军事上是没有先例的。这让杜鲁门十分恼火,杜鲁门不愿让白宫来承担战争失利的责任。麦克阿瑟通过报刊发表的反击,使美国政府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杜鲁门气愤地对自己的顾问说:“麦克阿瑟在推卸责任,决不能让这情况继续存在下去。”为此,杜鲁门命令国务卿艾奇逊和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对朝鲜战场上的所有指挥官和驻外使馆发出指令:一、有关朝鲜战场情况的言论,书面材料和声明,不经国务院和批准不得私自发表;二、务必谨慎小心,避免同新闻界就外交和军事政策方面的事务进行直接对话。其实这项指令就是针对麦克阿瑟的。

图5:演讲中的麦克阿瑟,他其实也是个大嘴巴

1951年3月20日,美国政府终于通知麦克阿瑟设法寻求与中朝方面谈判。可是麦克阿瑟拒绝和谈,还在3月24日公开发表声明,威胁要轰炸中国东北和沿海地区,甚至不惜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使美国政府和英法盟国都大为愤慨,时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布莱德雷陆军五星上将不得不在国会接受质询,布莱德雷在质询中表示:“如果把战争扩大到共产党中国,会把我们卷入一场在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敌人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中。”——布莱德雷的这句话经常被断章取义地引用为“和中国作战就是一场在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敌人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杜鲁门终于不愿意再容忍麦克阿瑟的狂妄、傲慢和野心,下令剥夺了麦克阿瑟的全部军事指挥权。

这才是麦克阿瑟被撤职的真正原因,完全是人家美国内部的原因,和志愿军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